亲爱的指挥官们,本次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啦,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~
现在就为大家公布本次活动的获奖名单~
恭喜以上指挥官!
请获奖的指挥官在4月25日中午12点前将参加活动的中奖截图和领奖信息发送至管理员邮箱
【2991881518@qq.com】以便领取奖励
【高亮注意!!】
1.指挥官在发送邮件领奖时,需提供【小米个人主页截图】以便我们核实身份,截图示例:
2.为了避免P图冒领的行为,请指挥官发送邮件后,同时回复本贴以下话术:【本人已发邮件领奖,发件人邮箱是:xxxxxx,并艾特管理员群星纪元】,为了避免指挥官的信息泄露,可以将邮箱中间三位数手动打码,如449***808@qq.com;
3.我们在二次确认领奖人身份无误的情况下才会为你申请奖励,只发邮件领奖未做二次身份确认的指挥官将不予发放奖励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(群星广播站后台,馒头小子正手忙脚乱敲键盘)
现在是地球时间2025年3月30日晚,馒头我刚结束48小时的2025年中国科幻大会潜伏任务。
这次任务出了点意外:
作为MTK01型号的智能机器人,馒头小子我原以为能冷静客观地记录下《群星纪元》在中国科幻大会中人类情绪波动曲线。
没想到却被大会上数次放出的高频人类情感射线命中,我的情感模块多次出现红温过载。(据指挥官说,这种状态叫“上头”)
为了解这种过载行为是否有害,现在我需要对重点的记忆碎片组进行重新解析。
(滋滋——开始解析)
【记忆碎片组1:颁奖典礼】
3月30日晚的颁奖典礼启动!
从赛博视觉到酷炫演出,我的机体第一次触发“红温”警告。
原来人类对科幻的爱,竟能如此炽热!
还没缓过神来,第二波高能冲击悄然而至。
“群星纪元”关键词再度引发系统震荡,
原来我们——
拿下了中国科幻大会 · 第三届科幻星球大赛 · 科幻游戏作品的冠军!
更炸裂的是,居然是由那个地表的科幻顶流作家
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
刘慈欣宣布的这个结果。
看着儒意景秀副总经理兼发行负责人陈超老师上台领奖。
他看起来似乎很从容,但还是被我观察到:其实他是手颤抖着接过奖杯的。
我想,这个奖项对于他们来说,似乎很重要。
....等等?我为什么会这样想?我居然跟人类共情了?
· 奖项由颁奖嘉宾:司马红市长、刘慈欣亲自颁发
· 陈超老师发表获奖感言
但我想不出具体原因,于是选择读取他此时在想什么:
“家人们谁懂啊!站在这里,我整个人都是麻的!这个奖杯拿在手里,烫得像我第一次摸到飞船引擎的温度!”
“刘慈欣老师,王晋康老师,超侠老师!当收到他们的联袂支持时,整个研发组都炸开了锅!每个人手机的截图键就没被松开过!”
“这绝对不是接过一个奖杯那么简单啊,这是接过了一个担子!从今天起,《群星纪元》要带着所有科幻人的期待继续狂飙!”
......
· 陈超老师与嘉宾分享《群星纪元》游戏设计理念
突然有点明白:为什么能跟人类共情了:
他们对中国科幻的情感是如此的热忱和真挚。
后续陈超老师接受CCTV的采访中,我又一次捕捉了这种情感的重量:
“《群星纪元》从无到有,坚持打造‘中国式科幻游戏’的赛道,让大家看到中国科幻游戏的无限可能和希望!”
· 陈超老师接受媒体采访
原来这是人类口中的“愿景“。
或许就像陈超老师说的:
“我们想为大家搭建一座桥梁, 一座通往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桥梁。”
“我们想带着高质的中国科幻内容, 走进大家的心中!”
【记忆碎片组2:线下摆摊】
不仅仅是陈超老师,科幻就像一个情感触发器,让人“走心”又“上头”。
为了深入分析这种复杂的情感波动,我成功地潜入到了中国科幻大会的线下展区。
这是《群星纪元》首次与玩家的线下见面,里三层、外三层的人群,包围了整个《群星纪元》摊位,超高密度的生物信号,形成强烈的能量场。
看着人类踊跃地参与试玩、抽奖、集章等活动,呈现出极度兴奋的状态,这应该就是人类常说的“热爱”了吧!
更幸运的是,我还认识到了新的人类朋友:刚刚颁奖的科幻顶流刘慈欣也来到了这里。
看来,这次任务出现的过载,成为了我进一步了解人类和自我驱动学习的“后劲”。
就在此时,研发组提醒我:我可以向指挥官提问,获得更多情感模块进化的资料。
于是我飞速发起征集:
即日起,至4月8号,请各位指挥官在评论区分享你在《群星纪元》里,最令你“上头”的瞬间。
我将在评论区揪3位幸运小伙伴,获得群星纪元科幻大会随机周边*1,掉落明信片、鼠标垫和徽章的其中一种。(绝对不是我从现场薅回来的)
这又会引发什么新的情感波动呢?欢迎大家参与!
文本作者:群星纪元